從中國採購產品為尋求降低成本和接觸大量製造商的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然而,與海外供應商打交道所涉及的風險有時可能令人望而生畏。儘早識別潛在的危險信號對於避免詐騙、劣質產品、延誤和財務損失至關重要。
從中國採購的複雜性
文化差異和商業慣例
中國的商業文化與許多西方國家有很大不同。雖然關係(關係)發揮核心作用,但有時會導致協議缺乏透明度和正式性。此外,不同地區的監管環境可能有所不同,導致合約的解釋和執行方式存在差異。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誤解、不履行或詐欺等挑戰。
詐欺和不實陳述的風險
不幸的是,一些中國供應商可能存在欺詐行為,例如歪曲產品品質、偽造證書或未能按約定的條件交貨。對於不熟悉中國採購實務的企業來說,詐欺是一個重大問題。意識到潛在的危險信號至關重要,這些信號可能表明供應商存在不誠實或不可靠的行為。
從中國採購時需要注意的危險訊號
溝通不一致或含糊不清
有效的溝通對於任何業務關係都至關重要,但在從中國購買產品時變得更加重要。難以聯繫、響應緩慢或無法提供清晰一致答案的供應商可能隱瞞了某些事情。
缺乏透明度
如果供應商不願意提供有關其產品、製造流程或公司背景的詳細信息,則可能表明他們不是合法企業或可能試圖欺騙您。成熟的供應商應該對其能力、產品規格和交貨時間表保持透明。
- 最佳實踐:從一開始就建立清晰的溝通管道,並詢問有關供應商營運、認證和過去經驗的具體問題。如果供應商提供含糊或迴避的答复,請將此視為危險信號。
回應延遲
反應速度慢可能表示缺乏專業精神,或在某些情況下表示對您的業務缺乏興趣。不重視及時溝通的供應商在履行訂單或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也可能不可靠。
- 最佳實務:在互動初期評估供應商的反應能力。如果溝通經常出現延誤,這可能預示著未來的問題,特別是在按時完成任務或處理緊急問題方面。
價格不合理
儘管中國以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而聞名,但提供明顯低於行業標準的價格的供應商應該引起警惕。極低的價格通常被用來吸引買家,但它們可能表明產品品質差、損害標準的成本削減措施,甚至是騙局。
了解成本與品質的權衡
以遠低於信譽良好的供應商提供的類似產品的價格出售的產品可能不符合品質標準或可能是假冒的。對於電子或高品質機械等複雜產品尤其如此,其中材料和生產過程直接影響最終產品。
- 最佳實務:對您要採購的產品類型的平均定價進行徹底研究。如果供應商的價格明顯較低,請索取詳細規格和產品樣品。對那些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交易要保持警惕。
快速完成交易的壓力
使用激進的銷售策略或透過承諾「限時」交易或折扣來迫使您快速下訂單的供應商可能會試圖加快交易並避免詳細的審查。這可能是在您有機會進行盡職調查之前試圖迫使您做出承諾。
- 最佳實務:花時間評估供應商,索取產品樣品,並確保條款清晰且有利。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對他們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讓您有時間仔細評估他們的報價。
商業資訊或文件不充分
合法的供應商應能提供清晰、可驗證的商業訊息,包括營業執照、資格證明、經營能力證明等。如果供應商不願意提供此類文件,則可能表明存在潛在的詐欺業務。
營業執照缺失
在中國,企業必須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SAIC)註冊,並向客戶頒發營業執照。沒有有效營業執照或拒絕提供營業執照的供應商可能不是合法經營者。
- 最佳實務:索取供應商的營業執照,並向地方政府或透過第三方驗證服務驗證註冊。如果供應商猶豫是否提供此信息,請將此視為一個重大危險信號。
缺乏貿易參考或客戶名單
成熟的供應商通常有以前客戶的參考資料或他們的工作範例來證明他們的可靠性。如果供應商無法提供參考資料或交易歷史有限,這可能表明供應商缺乏經驗或履行合約方面存在潛在問題。
- 最佳實踐:向過去的客戶索取參考資料或查看線上平台的評論和回饋。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將擁有成功交易的記錄,並願意提供此資訊。
公司資訊差異
供應商的公司詳細資訊應在所有文件中保持一致,包括營業執照、合約和通訊。如果公司名稱、聯絡資訊或財務資訊有差異,則可能表示供應商有不實陳述。
交叉檢查供應商信息
透過第三方驗證服務進行盡職調查可以幫助驗證供應商的背景。這些服務可以提供詳細的公司報告,包括財務狀況、法律地位和營運能力。
- 最佳實務:與 Dun & Bradstreet、阿里巴巴或當地政府資料庫等第三方服務機構交叉核對供應商的資訊。不一致的資訊應該會對供應商的合法性發出危險信號。
過度使用個人帳戶或非正式付款方式
合法供應商通常使用已建立的企業帳戶進行交易,確保透過安全且可驗證的管道處理付款。對於要求透過個人帳戶或西聯匯款或加密貨幣等非正式方式付款的供應商,應謹慎對待。
詐欺支付管道的風險
一些不誠實的供應商可能會提供個人銀行帳戶或堅持使用非傳統付款方式,以避免被發現或對買家造成混亂。這種做法會增加支付詐欺的風險,尤其是在處理大額交易時。
- 最佳實務:使用安全、可追蹤的付款方式,例如信用狀 (LC)、PayPal(適用於小額交易)或銀行轉帳。仔細核實銀行詳細信息,避免透過非正式管道付款。
託管服務作為保障
託管服務可以充當中間人,透過確保只有在貨物按承諾交付後才進行付款,從而保護雙方。如果供應商不熟悉或您擔心資金安全,這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
- 最佳實務:使用託管服務來保障付款。這些服務確保只有當供應商履行義務時才會釋放資金,從而降低詐欺風險。
合約條款不明確或不利
合約是任何商業交易的基礎,應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責任和期望。如果供應商避免提供明確的書面合約或堅持含糊或片面的條款,這可能是一個重大危險信號。
付款條件不明確
如果合約中沒有明確規定付款條件,或者供應商堅持使用含糊的條款,例如模糊的最後期限或沒有明確的不履約處罰,則可能會導致誤解或延誤。不明確的合約也可能為供應商提供在交易中途更改條款的機會。
- 最佳實務:確保合約詳細且明確。定義明確的付款計劃、交貨日期、錯過最後期限的處罰以及產品規格。避免供應商不願簽署正式、全面的合約。
缺乏明確的爭議解決機制
一份精心起草的合約應包括明確的爭議解決程序,以防交易過程中出現問題。避免包含爭議解決條款或未能提供有關如何處理爭議的任何細節的供應商可能無意遵守協議條款。
- 最佳實踐:始終在合約中包含明確的爭議解決條款。明確問題是透過仲裁或訴訟解決,並明確適用哪個司法管轄區的法律。
過度強調人際關係(關係)
雖然關係(關係)在中國商業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但過度關注個人關係有時會導致商業交易中的不道德行為或界線模糊。過度依賴個人關係來達成交易或試圖繞過正式程序的供應商可能會試圖迴避既定協議或避免透明度。
非正式協議的風險
在某些情況下,供應商可能會嘗試在正式合約之外達成非正式協議或附帶交易。這可能會導致預期差異、產品品質不佳或付款條件爭議。
- 最佳實務:雖然建立良好的關係很重要,但請確保所有協議均以書面形式正式化並具有法律約束力。不要只依賴個人信任;正式合約應始終到位。
無產品樣品或樣品延遲
在下大訂單之前索取樣品是採購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樣品可讓您評估產品的品質、包裝和規格。不願意提供樣品或延長交貨時間的供應商應發出危險信號。
產品樣品的重要性
如果不檢查樣品,您就無法驗證產品是否符合您的規格或品質標準。猶豫或未能提供樣品的供應商可能試圖隱藏劣質商品或仿冒品。
- 最佳實務:在下大訂單之前,請務必索取樣品,尤其是對於新供應商。如果供應商無法及時提供樣品,則視為危險信號。
延遲或不合規的樣品
應避免供應商提供與最終產品顯著不同的樣品或未能按承諾交付樣品。這些行為可能表示產品品質或可靠性有問題。
- 最佳實務:索取多個樣品並進行徹底的品質檢查。如果樣品不符合您的要求或延誤,請考慮尋找更可靠的供應商。
不符合國際標準和認證
從中國採購產品時,尤其是在電子、食品和製藥等受監管行業,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和法規非常重要。無法提供認證或合規證明的供應商應發出危險信號。
驗證認證
CE、RoHS、ISO 和 FDA 等國際認證對於確保產品符合必要的安全和品質標準至關重要。無法提供這些認證或提供有問題認證的供應商可能會偷工減料或銷售不合格的產品。
- 最佳實踐:始終要求產品提供合規證書,特別是在受監管的行業中。與發證機構交叉檢查認證以確保其真實性。
不一致或不專業的文檔
所有法律和財務文件,包括發票、合約和運輸文件,都應清晰、一致且經過專業準備。如果供應商提供格式不良或不一致的文件,則可能表示其缺乏專業精神或試圖隱藏詐欺活動。
交叉檢查文件
若要驗證供應商的合法性,請與可信任來源和第三方驗證服務交叉檢查文件。不一致或格式不正確的文件應該立即引起關注。
- 最佳實踐:使用專業的文件驗證服務或諮詢法律專家,以確保合約和其他關鍵文件的真實性。